沈醉東風
- 賴研
- 2023年7月13日
- 讀畢需時 7 分鐘
沈醉東風
白樸《沉醉東風》
黃蘆岸白蘋渡口,綠楊隄紅蓼灘頭,
雖無刎頸交,卻有忘機友。
點秋江白鷺沙鷗,傲殺人間萬戶侯,
不識字煙波釣叟。
###
一切可以說是從那一次的高中畢業四十年重聚開始的。
四十年重聚,兩人都已年近花甲,各自有各自的雨雪風霜。Daniel 正如火如荼的開始新產品開發,他寫了一本自傳體的職場浮沉錄準備金盆洗手。
Daniel 對葡萄酒情有獨鍾,對喝酒時的適飲溫度已經到吹毛求疵的地步,基於在半導體業界的設備設計專業,他的心中有一個既模糊又清楚的圖像,模糊的是開發方法與商業模式,清楚的是機械與物理如何整合以及技術門檻如何建立。
他在無線通訊與物聯網有二三十年的產品開發經驗,對於 ODM 設計程序嫻熟於胸,技術運用信手拈來。讀了他寫的職場浮沉錄,Daniel 心中一亮,模糊的部分似乎有了可能的解答,從遙遠的苗栗向老同學遞出了橄欖枝。
秋天他來到竹南科技園區旁的廠房,入口的草地走道設計讓他想起矽谷的一些新創公司。
參加了第一次產品的設計檢討,他感受到團隊的熱情與天真,完全符合新創團隊的要素。
在原本的時程因為機構的設計變更而延誤時,他開始把設計的經驗一步步導入,Daniel 以完全開放的態度迎接流程的改變,他因此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回應 Daniel 的信任。
但是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,他不懂葡萄酒。幾次一起用餐,他可以感覺Daniel 的刻意安排,裡面有幾層意思,
第一,不懂葡萄酒的溫柔細緻,不可能設計出符合葡萄酒風格的產品。
第二,不能體會溫度對葡萄酒的影響,不可能有每一口一樣好喝的風味體驗。
Daniel 開了一瓶又一瓶的法國葡萄酒,搭配當地的義大利美食,採取最聰明的方法「引君入甕」,說服了他的胃進而說服了他的口與舌。
還有一點其實最重要,「酒後吐真言」。他們意外的發現彼此有幾乎一樣的成長環境,父親都是公教人員,小時候都是住在公家宿舍,一樣嚴格的家教,一樣叛逆的青春,一樣對人生就此泛泛的心有不甘。
他們的默契從對產品的理念出發,延伸到對葡萄酒風味的共同追求,逐漸對葡萄酒文化產生傳教士般的信仰堅持。
同樣面臨人生的第四節,或成或敗,可贏可輸,一樣的焦慮,一樣的與時間賽跑。他曾經試探性的問 Daniel ,是不是要嘗試走一條較容易的路,
「先試試ODM 如何?我認識不少日本跟歐美的大品牌客戶,他們應該對這類產品會感興趣。大陸那邊小米也有管道可以談談。」
Daniel 停頓了幾秒鐘。他已經知道Daniel 一定想過這個問題,而且已經心有定見,之後他們就沒有再談這個可能性。
自有品牌是他們共同的盲區,其實是台灣產業幾乎共同的盲區。從官方網站的建置,行銷通路的錯綜複雜,每件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成本,他們一點點描繪出目標客戶的輪廓與樣貌,接下來要知道客戶在那裡,如何把產品送達客戶的餐桌。
默契從對產品的理念出發,延伸到對葡萄酒風味的共同追求,逐漸對葡萄酒文化產生傳教士般的信仰堅持。
###
紅塵俗世經常會面臨左支右絀,進退兩難的困局,如果沒有一套方法解決或解脫,心情上可能會陷入泥淖無法自拔,猶如政治的先行者,在有人類的歷史以來,始終是一個危險的行業。它的危險在於要保持一種跟一般人不同的狀態,也許是眾人皆醉我獨醒,也許是眾人皆醒我獨醉。
這種狀態讓你以不同的角度思考,因而可以分享你的觀察,進而可能有所作為,但是也帶著被視為異類或瘋子的風險。有些選擇或決定是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參考的,無習無不利是什麼意思呢?簡單的說就是河洛話裏有一句:有樣看樣,沒樣自己想。
易經坤卦六二,「直方大,無習無不利。」
無習在此可以解釋成沒有過去的經驗可以依循,因此可以海闊天空,也因此步步驚心,甚至全盤皆輸,粉身碎骨。獨角獸之所以成為獨角獸,可能就在於它的獨特因此無法輕易被其他競爭者取代,但是也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《論語》
子曰:「性相近, 習相遠。」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 」
在論語裏這兩處,孔子都提到了「習」。習是一個會意字,說文解字中提到是幼鳥反覆飛行的訓練過程。
歷史裏有許多這樣特立獨行的人物,拜羅貫中「三國演義」之賜,我們有許多諸葛亮無習無不利的例子,草船借箭,空城計等皆是。
變法敢跟所有古人,今人,未來人嗆聲的北宋王安石。據說他曾經說過,
天變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。
言語之狂妄直接讓司馬光,歐陽修,蘇東坡... 等人全部趴下。只有一個人挺他,宋神宗。你看宋神宗這個諡號就知道其中的玄妙之處,神,不是一般人可以瞭解的。
明朝有位明神宗,二十八年不上朝,史稱萬曆皇帝,在他的統治初期老天也給了他一個不世出的首輔張居正。一宋一明,兩位神宗,兩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先行者,同樣變法功敗垂成,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嗎?
《王安石,登飛來峰》
飛來山上千尋塔,聞說雞鳴見日升。
不畏浮雲遮望眼,只緣身在最高層。
王安石提出的新法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、青苗法、市易法、免役法、方田均稅法、農田水利法;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、保甲法、保馬法等。初中時歷史老師都是直接跳過,因為太難解釋。可是仔細讀讀,以現代眼光看,就會發現王安石實在是諾貝爾級別的經濟天才啊。
苗法者,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錢,散與人戶,令出息二分,春散秋斂。
均輸法者,以發運之職改為均輸,假以錢貨,凡上供之物,皆得徙貴就賤,用近易遠,預知在京倉庫所當辦者,得以便宜蓄買。
保甲之法,籍鄉村之民,二丁取一,十家為保,保丁皆授以弓弩,教之戰陣。免役之法,據家貲高下,各令出錢雇人充。
免役之法,據家貲高下,各令出錢雇人充役,下至單丁、女戶,本來無役者,亦一概輸錢,謂之助役錢。役,下至單丁、女戶,本來無役者,亦一概輸錢,謂之助役錢。
市易之法,聽人賒貸縣官財貨,以田宅或金帛為抵當,出息十分之二,過期不輸,息外每月更加罰錢百分之二。
保馬之法,凡五路義保願養馬者,戶一匹,以監牧見馬給之,或官與其直,使自市,歲一閱其肥瘠,死病者補償。
方田之法,以東、西、南、北各千步,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,歲以九月,令、佐分地計量,驗地土肥瘠,定其色號,分為五等,以地之等,均定稅數。
看官一看就知道從政治到經濟再到稅賦軍事,影響層面之廣,打擊深度之深,由於配套措施考慮不足,加上任用非人,以致民怨四起,終為諸君子司馬光,歐陽修,蘇東坡等群起而攻之。
五百年後,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上場。
有王安石的前車之鑑,張居正新政顯然更有計劃。最有名的是「考成法」與「一條鞭法」,簡化了繁雜的考核流程與租稅程序,可以說是王安石變法的精簡版。
張居正在推行「一條鞭法」之前,於萬曆元年先推「考成法」。考成法顧名思義就是如何績效考核?考核什麼?執行力與KPI,簡單的說就是培養未來的核心團隊。
王安石雖然有全方位的佈局,但是操之過急,沒有執行團隊,諸法並行終歸失敗。透過考成法,政府的考核有法有據,因此可以培養一批有執行能力的國家幹部支持新政,這一點張居正勝過王安石。新法施行不過數年,即使如此,也讓明朝得以苟延了數十年。張居正可惜在與萬曆皇帝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,張居正曾公開的說:「我非相,乃攝也。」,萬曆皇帝自幼就是張居正的學生,估計當時應該也是忍氣吞聲。
他的返鄉專車,從北京到湖北約一千公里,配備是三十二人大轎,有廚房,有洗手間,有陽台,聲控人工智慧駕駛,完全是自動導航。他是一步步走到了知識份子的對立面,為權力的滋味綁架。萬曆五年,張居正父親病逝,有明以孝治天下,依照慣例須回家服喪三年,張居正以國事為由,破例「奪情」未歸,引起言官群起攻伐,從此推動新政更加制肘。
張居正歿於萬曆十年,死後不數月,長期被壓抑的言官揣摩萬曆上意,即上書出言彈劾,史載抄家時封門不得進出,家人婦孺餓死者十數人,長子自縊,二,三子皆遭發配邊地,新法盡廢,至崇禎時才得以平反。
開大門走大路,方向對了,也許正如王安石所言,天變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。直方大,無習無不利,前提是直方乃大,才能師出有名。直方大何解?直,筆者認為是體察國情民意,對症下藥;方,是有計劃有次第的執行改革方案,而非萬箭齊發,亟求速效;大,是通盤考量,綜觀全局,能知人善任也能包容異己。智者以時間為友,釀成一罈罈珍釀,愚者與時間為敵,最終是一罈罈酸醋而已。
善知識說,不要想跟時間賽跑,它不會理你的,它只是冷酷的倒數!
####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