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陈丹青:活在今天你得是一個機會主義者

  • 作家相片: 賴研
    賴研
  • 2021年2月11日
  • 讀畢需時 1 分鐘

不知道一個藝術家談到「機會主義」時是一種妥協還是昇華?

所有的藝術表現,不管是透過文字,繪畫,音樂等等形式,只是人本能的運用他手上可以發聲的工具發聲,發聲之後是否有共鳴則沒有人可以預料。有時候這個波長太長,可能要多少個世紀才能得到迴響,有時長到這個宇宙都沒有辦法共振時,藝術創作者也只能低下頭繼續泥濘中前行。

以前在手機產業工作時,曾經進過一種稱為「無響室」的封閉空間,在這個空間裡,所有的聲音都會被牆壁特殊材質吸收,因而沒有任何的回音。在裡面交談會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,你無法確認自己的聲音是否對方可以聽見,因而不覺會更大聲的說話。

在沒有觀眾,沒有回聲,沒有點讚的世界,考驗的是創作的真實意義,也考驗創作的目的中虛矯的成色有幾分。藉藉無名對真正的藝術家而言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幸福。

曹雪芹明白,梵谷也明白。

進城

陳丹青之「西藏組畫」

木心:【從前慢】
記得早先少年時
大家誠誠懇懇
說一句是一句
清早上火車站
長街黑暗無行人
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
從前的日色變得慢
車、馬、郵件都慢
一生只夠愛一個人
從前的鎖也好看
鑰匙精美有樣子
你鎖了,人家就懂了。 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Most Dangerous Ways To School | NEPAL |

在疫情蔓延全球的時候,在遙遠的某個幾乎被遺忘的角落,有小孩子頑強的每天跋山涉水的上學,純真可愛的簡單盼望,是否可以讓我們放下內心的仇視與焦慮,思索屬於人做為人的真正本質意義?

 
 
 

Comments


文章: Blog2_Post

©2020 by Mitbox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LinkedIn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