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咎無譽
- 賴研
- 2019年11月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老鳥物語 第四章
歷史人物的啟示
六四,括囊,無咎無譽。
《菜根譚》 君子之心事,天青日白,不可使人不知;
君子之才華,玉韞珠藏,不可使人易知。

那一年他們大多才十七八歲,也有些二十出頭。從各個不同的地方,帶著各自不同的口音,因為各種原因進了黃埔,唯一的共同點是都熱愛這個國家,以當時自己能理解的方式。
李彌,謝晉元是黃埔四期比較年長的大哥,柯遠芬則年齡小一些。高魁元跟他是上下舖。當時命運之神也許在前方冷笑著,等待他們飛蛾撲火般的踏入時代的黑洞,最終無人倖免。

淞滬會戰,國軍與日軍進行血肉之軀與鋼鐵火藥的直接衝突。三個月內國軍前仆後繼投入七十五萬人,日軍三次增援投入三十萬人。
八十八師五二四團奉校長之命死守四行倉庫,已經做了壯烈犧牲的準備。謝晉元告訴官兵弟兄:「這個四行倉庫就是我們400多人的墳墓,我們全都要戰死在這裡。我們中間只要還有一個人在,就要堅守陣地,和敵人拚死戰鬥到底!」
血戰七日任務完成,撤退至上海公共租界,全員繳械。謝同學沒有死在日本鬼子手上,卻死在自己弟兄的暗算,老實說是挺冤枉的。不過他也好不到那裏去,甚至更窩囊些。
柯遠芬鬼頭鬼腦,後來到了台灣幹下了二二八這件惡名昭彰的事,算是人神共憤,台灣同胞被殘忍的屠殺,不少潛伏的共產黨同志也遭到毒手。今天倒是想看看這小子敢不敢來?
高魁元跟他那一年為了件芝麻綠豆大的事打了一架,高流了鼻血,他腫了隻眼睛,也算平分秋色。今天倒是可以喝兩杯,一笑泯恩仇。
那一年沒有打下古寧頭,多少還是看在同窗之誼的面子。八二三砲戰,胡璉守金門,他也對老胡手下留情,校長老是喜歡看他們四期同室操戈,也算準了他這人有情有義。
今天肯定要跟李彌老大哥敬幾杯,把李彌趕到泰緬邊界實在是人在江湖,非他所願。
往事如煙,聽說有一個姓韓的小學弟要選中華民國總統。好歹也是學長,今天一方面是看看熱鬧,主要還是跟校長鞠個躬,謝謝校長栽培。
1925年

我知道你是共產黨,總有一天你能明白我的難處,這把象徵革命軍人魂的短劍給你。希望有一日可以念在黃埔袍澤之誼,三思而行之。
他接過短劍,望著校長背後的一幅字。沉默的點一點頭,轉身離開。聽到校長一聲長長的嘆息。

一九五零年冬天,三野葉飛要強攻金門時,第一時間他就知道當時老高守在古寧頭。老高雖然在班上跟他不對頭,老是仰仗北方漢子人高馬大,欺負他們這種瘦弱的南方人。有一次高又在譏笑他是頭南方驢子時,他一腳飛過去就把高給踹了,挨了頓好打,他始終不吭一聲。高從此知道他也不是好惹的,再也不敢當面笑他。
沉思良久,終於他寫下古寧頭三個字,把劍身與字條透過祕密管道送出。算是報答了黃埔栽培及校長之恩,倒是便宜了老高。

[註:1949年10月24日,共軍試圖登陸古寧頭,為國軍在灘頭阻絕,共軍氣焰大挫,台灣得以保全。]
很自然的大家各坐各的,他這一桌是放牛班人少一些,有一句沒一句,各懷心事。其餘幾桌是當年的前段班,酒酣耳熱鬧成一片。
校長到的時候,大家出於反射動作,刷的站了起來,一如當年。校長跟大家敬了一杯酒。拿出一個盒子,紅色的絨布打開,把裡面的一把短劍拿出來,旁邊有一張泛黃的小紙片。
把短劍給了老高。校長看向他這一桌,意味深長的說:你們都是好學生。
老高走過來,敬了他一杯酒,不知道怎麼了,這匹久經沙場的老馬,溼潤的眼眶裏似乎是藏著點什麼。學霸胡璉湊上來,喊著要拼酒怎麽不找他。
周主任最晚進來,跟校長點了點頭,理所當然的坐到他們這桌。跟他說了一句,
久違了,陽春。

周主任酒過三巡,最後走到校長面前道:
校長,毛先生不方便過來,請我帶來一幅字聊表心意。

獨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頭。 看萬山紅遍,層林盡染;漫江碧透,百舸爭流。
鷹擊長空,魚翔淺底,萬類霜天競自由。 悵寥廓,問蒼茫大地,誰主沉浮?
攜來百侶曾遊,憶往昔崢嶸歲月稠。 恰同學少年,風華正茂;書生意氣,揮斥方遒。
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,糞土當年萬戶侯。 曾記否,到中流擊水,浪遏飛舟? 毛澤東《沁園春·長沙》
校長接過。問道:
翔宇兄,我們都錯了嗎?
周笑曰:
故人相見,前塵往事一歎即可。
人物專訪 Q&A(周恩來)
Q: 請問周總理如何能在毛主席身邊數十年能全身而退?
A: 我全身而退了嗎?
Q: 您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是什麼?
A: 沒有去過阿里山和日月潭。
Q: 請您給年輕人一個建議,如果只用一句話。。
A: 活下去才能談理想。
Q: 據說獲知林彪同志墜機消息後,總理曾痛哭失聲?
A: 你看的是網路上的假消息。(林彪眨眼中…)
Comments